砖胎膜砌筑规范与做法
砖胎膜是一种以砖砌体替代传统木模板或钢模板的施工技术,常用于地下室基础梁、承台、集水井等侧模难以拆除的部位。其核心作用是通过砖砌体形成稳定的结构支撑,同时兼具防 水、抗渗功能,有 效解决复杂结构部位的模板施工难题。
一、施工准备规范
材料要求:砖块需采用规格统一、强度达标(如MU10级)的烧结砖,含水率控制在10%~15%。砂浆应按设计配合比拌制(如M5水泥砂浆),确保流动性与粘结力。胶水需选用高粘性、耐水性强的专 用产品。
基层处理:清 除基层表面杂物、泥沙,确保基层平整度偏差≤5mm。按设计要求弹出砖胎膜定位线,控制线偏差≤3mm。
技术交底:对施工人员进行安 全技术交底,明确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。
二、砌筑工艺规范
砌筑方法:采用“三一”砌筑法(一铲灰、一块砖、一揉挤),灰缝厚度控制在8~12mm,砂浆饱满度≥80%。转角处采用“七分砖”砌筑,确保垂直度偏差≤5mm。砌筑高度超过1.5m时,需搭设脚手架或使用移动平台,严禁踩踏已砌墙体。
构造措施:每隔3m设置砖垛(尺寸240mm×370mm),增强整体稳定性。砖胎膜与建筑物间隙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,防止渗漏。
特 殊部位处理:承台高度≥600mm时,采用上下两层承台侧模组装,层间用水泥胶水连接并加设防裂网格布。集水井、电梯井等部位砖胎膜厚度≥120mm,内侧抹灰层厚度2cm,增强防 水性能。
三、质量验收标准
主控项目:砖块强度等级、砂浆品种及配合比必 须符合设计要求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≥80%,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、瞎缝。转角处严禁留直槎,临时断开处应砌成斜槎,斜槎水平投影长度≥高度的2/3。
一般项目:轴线位置偏差≤5mm,垂直度偏差≤5mm,表面平整度偏差≤8mm。灰缝应横平竖直、厚薄均匀,无通缝、瞎缝。
检验方法:采用钢尺、水准仪、靠尺等工具进行实测实量。对砂浆强度进行回弹法或钻芯法检测。
四、安 全文明施工要求
安 全防护:施工人员必 须佩戴安 全帽、安 全带,高处作业设置安 全网。塔吊吊运砖块时,下方严禁站人。
环境保护:现场设置排水沟、集水井,防止雨水浸泡地基。:废弃砂浆、砖块及时清理,做到工完场清。
成品保护:砖胎膜砌筑完成后,24小时内不得进行回填土施工。后续施工需避免碰撞、刮蹭砖胎膜。
五、常见问题与防治措施
(一)灰缝不饱满
原因:砂浆和易性差、铺灰过长。
防治:调整砂浆配合比,采用“三一”砌筑法,铺灰长度≤500mm。
(二)墙体倾斜
原因:放线误差、砌筑未挂线。
防治:加强测量放线复核,砌筑时拉通线控制垂直度。
(三)渗漏隐患
原因:砖胎膜与建筑物间隙未填实、抹灰层开裂。
防治:间隙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,抹灰层分层施工并养护。
六、对于工期紧张的项目,可采用预制砖胎膜:
优势:工厂化生产、现场拼装,施工效率提升50%以上。
质量控制:预制构件需进行强度、尺寸偏差检测,拼装时接缝处用防 水砂浆填塞。
砖胎膜砌筑需严格遵循规范要求,从材料选择、砌筑工艺到质量验收,每个环节均需精细管控。通过科学施工与严格验收,可确保砖胎膜的结构安 全与防 水性能,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保障。
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!
上一页:没有了…
下一页:轻质隔墙容易裂缝 如何防治?